華碩大動作擴大對大陸投資 累計達4.52億美元 將持續藉合併、收購或結盟方式強化競爭力
(記者陳彥廷/台北) 2007/01/02
華碩搶在2006年底前公告董事會的投資決議案,準備以透過轉投資第三地區現有公司再投資大陸公司方式,向上海的昌碩科技、蘇州的百碩電腦及蘇州的聯碩電子投資,華碩董事會決議,除蘇州聯碩電子有限公司的投資案,將以透過購買股權方式及間接資金投資併行外,上海地區的昌碩科技及蘇州的百碩電腦都是以間接轉投資方式進行。
間接第三地區現有公司再轉投資交易部份,昌碩將投資5,000萬美元、百碩2,000萬美元及聯碩電子200萬美元,而蘇州的聯碩購買股權則以不超過160萬美元方式為原則;華碩指出,實際赴大陸地區投資至今總額約4.52億美元。
據了解,華碩在大陸蘇州、上海、廣東及山東等地皆有投資建廠等計畫,為提升獲利目標及節省成本開銷,2007年預計仍將持續藉由合併、收購或結盟合作方式增強競爭優勢。
華碩近幾年不斷擴充NB代工及品牌事業版圖,穩固在戴爾(Dell)、Sony及蘋果(Apple)等PC大廠訂單,目前擠身為為全球第五大NB代工業者,而營運規模擴大的佈局不斷,華碩在2006年底的營運成績表現令人驚艷,尤其自結11月營收達新台幣565億元,合併營收暴增至835億元,較10月462億元成長80.9%,較2005年同期390億元成長114.1%,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為4,610億元,較2005年同期成長43.4%,總體表現在PC品牌及代工業界成長幅度驚人,2007年一連串的投資動作更備受關注。
而華碩產品多元化,整體事業規模龐大,然營收表現仍可持續維持成長動能,擺脫單一產品MB的需求變化,2006年主機板(MB)出貨量直逼6,000萬片、全年筆記型電腦(NB)總出貨量可望突破600萬台。
據IDC統計,華碩在2006年第三季於全球NB市場名列第九,出貨總量達70萬台,較2005年同期成長72%,成長幅度高居全球第一,而到了11月聖誕節出貨旺季,蘋果MacBook訂單出貨大增挹助華碩代工產量大增,2007年華碩大動作前進大陸地區投資,營運成果勢必再上層樓,MB產量也將與其他廠商更為拉大。
AMD轉移至65奈米製程技術
2006/12/21 亞洲電子科技雜誌
美商超微半導體(AMD)轉移至65奈米製程技術,發表新一代高效能運算方案,並推出高效能AMD Athlon 64 X2雙核心桌上型處理器。轉移至65奈米製程技術讓AMD能在12吋晶圓上製造出更多處理器,提高產能,並且持續擴充運算效能與降低功耗。採用65奈米線寬技術的AMD處理器,在同時執行多個應用程式時能發揮優異的效能,讓業者能開發體積小巧的個人電腦,適合擺置在住家與辦公室環境。
AMD公司桌上型產品部門全球副總裁Bob Brewer表示,AMD在桌上型與伺服器領域建立每瓦效能的領先地位,企業用戶與一般消費者將享受到我們高效能AMD 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帶來的利益。由於客戶需要理想的解決方案,帶來低功耗與更安靜的運算環境;因此,AMD致力增進製造效率,提供新一代高效能桌上型處理器,讓OEM廠商能運用高可靠度的AMD64處理器進行研發創新,而且不必犧牲運算效能。
包括宏碁、戴爾、方正、Gateway、惠普、聯想、 Packard Bell、同方等OEM廠及全球各大系統製造商,即將推出搭載65奈米製程AMD 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的系統,在微軟Windows Vista作業系統中,帶來超高的反應速度,並能呈現華麗的高解析度3D視覺特效。這些系統將在2007年第一季上市。
宏碁公司IT產品事業群總裁翁建仁表示,宏碁致力於提供先進、可靠的系統,提升顧客的效率與生產力。Aspire 系列高效能桌上型系統,搭載新款高效能AMD 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帶來性能強悍、溫度更低的運算經驗,消弭使用者與科技之間的各種障礙。
戴爾公司產品事業群桌上型產品行銷副總裁Vivek Mohindra表示,戴爾桌上型電腦的出貨之所以能領先全球,是因為我們聆聽客戶的心聲,提供具備更高價值與品質的創新產品。透過新款高效能AMD 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戴爾的OptiPlex 與Dimension 桌上型電腦能為顧客提供多元化的選擇、以及個人化的雙核心效能與省電效率,滿足在工作產能以及娛樂方面的需求。
惠普公司北美消費性運算部門資深產品行銷經理Shagorika Dixit表示,惠普致力為顧客提供最新、領先業界的技術,在新科技問市時就立即推出相關產品。利用AMD新一代高效能桌上處理器,惠普能持續主動開發各種省電解決方案,鎖定各種低價位、符合環保的桌上型產品,協助消費者與企業客戶降低能源成本。
AMD64處理器現已成為提供使用者理想的基礎,發揮Windows Vista的所有潛能。微軟公司負責Windows業務的全球副總裁Mike Sievert表示,微軟與AMD正積極合作,確保客戶能享受應得的品質、安全性、以及運算經驗,並符合在使用Windows Vista作業系統時的期待。期盼隨著AMD轉移至65奈米技術,能帶動處理器的演進及提升效能;並期盼它們能繼續提升顧客在使用Windows Vista作業系統的操作經驗。
AMD的65奈米製程技術,以AMD先進的90奈米高效能、低功耗絕緣層覆矽(Silicon-on-Insulator, SOI)技術作為基礎,充份發揮高效能、擴充性、以及省電性等方面的優勢。轉移至65奈米製程,將可以降低電路寬度,讓AMD能在12吋晶圓上生產更多處理器,進而提高產能。因此,AMD能為顧客提供高產量以及功能強化的產品。AMD的65奈米處理器採用與IBM達成的技術協定,此項協定對AMD極有價值。
全球微電子產業技術顧問公司Semiconductor Insights(SI)首席製程分析師Don Scansen 表示,根據該公司對於元件分析的結果,確認在AMD Fab 36晶圓廠所製造的65奈米AMD 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使用35奈米最小的閘極長度、9層銅金屬與1層鋁金屬、應變型矽晶通道、以及絕緣層覆矽(SOI)基板。結合這些元素,它成為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元件。
AMD透過「持續電晶體改良」(Continuous Transistor Improvement, CTI)以及「共用電晶體技術」(Shared Transistor Technology, STT),積極推動電晶體的研發,AMD率先開發省電型處理器技術,協助電腦使用者降低系統對環境產生的影響。CTI旨在持續改良電晶體,此持續改良,協助AMD維持電晶體效能以及省電效率,同時能快速且順利將最新科技投入量產。AMD藉由STT,利用前一代最先進的電晶體作為起點,開發新一代的製程技術。此模式協助業者在新產品環境中,達到最高的電晶體可靠度與效能。這種模式持續相當好的成效,快速推動電晶體技術的演進,並維持高度良率,使得AMD在產品效能與即時管理方面具有優勢。持續致力於改善全球環境高效能AMD 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帶來更上一層樓的每瓦效能以及更低的功耗。AMD將繼續發展65奈米製程,發展64位元處理器技術,推出效能更高的處理器,展現AMD致力改善全球環境的決心。新一代高效能處理器運用AMD的Cool’n’Quiet技術,讓系統能配合處理器的使用狀況,調整至所需要的效能水準。
在2007年中,AMD的Fab 36晶圓廠將完全轉移至65奈米技術。在快速轉移至65奈米製程技術之下,AMD順利擴充產能,因應全球市場對x86處理器持續攀升的需求。(951221)
跨入分離式元件導線架有成 順德追加機台 STM訂單增加挹注業績 月營收上看8億元
(記者李洵穎/台北) 2007/01/02
由IC導線架跨入分離式元件導線架的順德工業(2351),7年前順利切入美國分散式分件大廠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順德以品質好、價格低的優勢,使得意法下單逐年增加,意法導線架的需求量已佔到順德的45%。意法由於持續開發新產品,訂單需求增加,要求順德追加機台,預計到2007年9月底會新增營收貢獻新台幣1.8億元,到2007年底單月營收將由目前的5億元挑戰8億元。
順德的電子事業部原本以半導體用導線架為主,但遭逢2000、2001年的半導體景氣向下反轉而首度出現虧損,該公司內部檢討的結果是半導體產品比重太高,因此決定調整產品結構。順德於2001年因緣際會認識STM深圳廠的總經理,願意試用順德的導線架,惟意法內部政策問題,並未正式採用順德的產品。
隨後意法為因應景氣反轉,內部也逐漸出現降低成本的聲浪,該深圳廠總經理適時推薦順德的導線架,品質好又便宜,後於2002年正式認證通過,因此意法便成為順德第一個分離式元件導線架的客戶。順德從5萬顆數量的訂單開始交貨,往後STM對順德導線架的採購量逐年提高,到目前順德佔意法導線架的供應量為45%。
意法不斷提高順德的採購量,有意讓順德在意法的供應比重拉高到60~80%,這與其它電子業者儘量分散零組件或材料供應來源的作法背道而馳。意法不僅維持既有產品訂單的數量,也不斷開發新產品,因此導線架需求也持續攀升,在意法要求下,順德追加機台數量,原本預計2007年6月底引進7台沖壓設備,預計到9月底還會再增加5部設備。在12台設備9月底全數到位後,順德估計單月營收貢獻將會增加1.8億元。順德目前單月營收平均約6億元左右,到2007年第四季單月營收可望挑戰8億元。
順德的分離式元件導線架的應用為車用、消費性、通訊等3大類,比重各約三分之一,其中又以車用的毛利率較佳。雖然汽車市場每年的成長率僅5~7%,但因其基期大,換算成數量後將十分可觀。對零組件而言,不僅有新車的模組會帶來需求,即使是舊模組也會因淘汰而增加需求,因此汽車零組件市場商機不斷。加上汽車廠基於安全性為確保品質,通常都會和供應商建立長久闗係,同時不會出現殺價競爭的情況,零組件業較能確保利潤。
佈局汽車太陽能市場 益通挹資5,000萬元參與華創車電增資
(記者黃女瑛/台北) 2007/01/02
太陽能電池大廠益通(3452)2006年12月29日公佈將參與裕隆旗下華創車電技術的新台幣18億元現金增資案,參與的金額初定5,000萬元,為繼2006年8月與嚴凱泰、施振榮率領的智融集團智基創投,及台灣汽車天窗最大製造廠信昌機械廠合資成立「生耀光電」後,第二樁汽車太陽能市場佈局案。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2006年12月29日舉行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18億元,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號召包括宏達電(2498)、億光(2393)、華晶科(3059 )、世紀民生(5314)、益通(3452)與永彰(4523)等6家資訊業者認購,參與裕隆開發華人車用平台,打造自創品牌汽車,華創車電成立1年來,在裕隆集團主導運作下,已陸續完成多項產品開發,其中包括以雷諾Espace平台開發而來的新車產品。
益通所投資的生耀光電主以太陽能汽車天窗為主,並將搭藉裕隆的既有通路銷售,初期主攻修配用汽車零件市場(After market),而投入裕隆旗下華創車電的增資案,主要也是要共同參予該公司未來太陽能汽車電子領域。
益通表示,初定將投入5,000萬元參與其增資案,藉由華創的研發平台,搭配益通現有及未來規劃的太陽能相關技術,共同合作投入汽車太陽能領域。
誰是AE Polysilicon? 答案揭曉:原來是兄弟 茂迪能否急速成長 AE責任重大
(記者黃女瑛/特稿) 2007/01/02
早在茂迪(6424)與AE Polysilicon簽訂意向書時,因新成立的AE背景不詳,使市場對這宗合作案抱以保留及觀望的態度,而市場分析機構更以「AE Polysilicon是誰?」作為質疑茂迪未來發展的理由,隨著合約簽定及AE背景的曝光,AE未來更重大的使命,即是如期開出產能,讓茂迪得以在2008年急速成長。
誰是AE Polysilicon?自茂迪與AE發佈簽定合作意向書以來,即成為市場及研究機構急欲了解的問題,不過多方揣測均得不到茂迪正面的回應,到正式簽約時才得知,AE的創辦人之一為左元淮的胞弟左元沛與其它相關技術人員合組創立。
AE位於美國紐澤西,初期規劃年產能為1,500噸,未來產能持續擴充,預計2012年可達年產量1萬噸以上,AE的資金來源主要為私人創投基金及未來策略伙伴包含茂迪在內,由美國財務顧問公司及律師事務負責規劃,目前資金已陸續到位,將於2007年開始設廠,第一期年產能1,500噸的生產線,將於2008年底前開始進入量產。
AE生產上採用封閉式(Close-Loop)流體床反應爐(Fluidized-Bed-Reactor)技術,該製程的量產成本預估比傳統西門子製程減少5成以上,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未來太陽能專屬的多晶矽量產技術之一。AE已擁有3項重要專利,可避免同業透過專利興訟方式,影響生產時程,其規劃採購現成廠房方式,省去工廠土建時間。
AE投入的流體床反應爐技術,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與茂迪解約的美國MEMC,其德州廠已投入10餘年量產銷售;與AE創辦人左元沛具有淵源的挪威REC,已投入2年多,目前擁有 400百萬瓦(MWp)年產能,其新擴增的6,500噸年產能也以此技術為主;德國Wacker則已投入實驗量產2~3年等。
太陽能業者表示,流體床反應爐的技術,在成本及產能上均比傳統西門子技術來得有優勢,最符合太陽能產業的需求,全球各地也有許多不知名業者看好該市場而積極投入中,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在於大量量產及良率問題,因為投入多年未見成果出現的也不在少數。
茂迪為擺脫下重金簽訂材料約所附含未來跌價風險,而與AE攜手共創未來,只要AE能如期開出符合水準的產能,茂迪2008年急速成長的機會也大大提升,更將為台灣太陽能產業創造另一番新格局。
茂迪與AE簽約 直接掌握多晶矽材料供應 左氏兄弟攜手 成為台灣第一家切入上游的太陽能電池業者
(記者黃女瑛/台北) 2007/01/02
台系太陽能電池龍頭廠茂迪(6244)宣佈,與美國多晶矽製造商AE Polysilicon完成簽約,雙方建立5年供貨合約,茂迪並取AE 10%股權。其中AE主要成員中包含茂迪總經理左元淮的胞弟左元沛,左氏兄弟攜手佈局,使茂迪成為台灣第一家切入太陽能上游多晶矽的太陽能電池業者。
茂迪繼2006年10月與AE簽定合作意向書後,2006年12月29日正式簽定合約,依合約規定,AE將於2008年起供應茂迪多晶矽材料,年供最高供貨量達2,400噸。茂迪除將依照目前太陽能產業的慣例,預付部份款項給AE以協助建廠外,並將以預先協議的價格計算方式(非市價基礎)為取得優惠成本依據。
此次合約公佈的細節中,較引人注目的是AE的創辦人之一的化工博士左元沛,其乃茂迪總經理左元淮的胞弟,曾在著名發電廠規劃公司Foster Wheeler任職,曾為挪威多晶矽大廠REC規劃美國廠房,而累積了在多晶矽製造工廠的廠務及管理經驗,並有16年資歷研究流體床多晶矽量產技術。
因兄弟關係,兩家公司一旦有業務往來,易造成所謂「關係人交易」之嫌,因此,茂迪與AE在律師指導下,取得兩家公司董事會與第三公證人的同意後,才正式敲定合約。也讓左氏兄弟得以順勢攜手朝上游多晶矽領域佈局,更讓茂迪成為台灣第一家切入多晶矽的太陽能電池廠。
2006年茂迪太陽能電池設備架設年產能為200百萬瓦(MWp),2007年計劃達240MWp,AE供貨的2008年,茂迪預計長晶及太陽能電池產能都將急速拉升,其中太陽能電池的設備總年產能可望快速提升到300~400MWp之間,若再加上其下游太陽能變頻器及系統組裝業務,茂迪可望成為除太陽能模組外,上、下游均佈局的業者。
茂迪表示,AE所能提供的矽原材料,估計僅達茂迪未來擴產計畫所需原料的不到5成,茂迪仍需持續向其他供應商採購多晶矽、晶磚(Ingots)及晶圓(Wafers)等材料,以滿足未來太陽能電池產能成長所需,達到世界前3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商的目標。
0.18登陸 力晶意願高、茂德加速送件力晶:大陸設廠將以代工為主 茂德:將為自身及夥伴生產
(記者吳宗翰/台北) 2007/01/02
經濟部趕在2006年結束前,送給半導體業者年終賀禮,正式首肯將赴大陸設廠的製程技術限制放寬至0.18微米製程,對此,除期盼已久的台積電之外,力晶(5346)也進一步表示,由於政府正式開放0.18微米製程登陸,使得力晶前往大陸設廠可能性及意願大為提高;茂德(5387)則表示,新廠已開始動工,初期由重慶政府出資建廠,但未來茂德仍將會全數買回。
力晶及茂德對開放至大陸設廠一事,自開始申請到正式通過為止,一等便是2年,兩家赴大陸投資設廠雖已獲核准,但技術門檻仍限於0.25微米製程,茂德當時已表示就算僅開放0.25微米製程,仍有相當多產品可以製造,因此茂德會加緊腳步投資大陸;力晶董事長黃崇仁則表示,只開放至0.25微米製程,去大陸投資設廠的意義不大。
不過日前經濟部終於首肯赴大陸投資的製程技術放寬至0.18微米,力晶表示,如此一來等於打通了重要關卡,力晶前往大陸設廠的意願大為提高,不過力晶也強調,現有8吋廠的處理方式相當多元化,包含租借、賣廠或登陸都有可能,因此還有待進一步討論後決定。
力晶指出,如至大陸設廠,力晶將以晶圓代工為主要業務,部份產能則會生產自家產品,至於地點、何時投產規模多大,力晶僅表示都還在規劃中,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茂德董事長陳民良則表示,政府開放0.18微米製程,將使茂德未來可做的產品線擴大不少,因此茂德目前正加緊送件,而重慶政府將出資設廠,茂德表示,初期由於重慶政府為吸引業者前往設廠,因此會先行出資替茂德建廠,不過未來茂德會全數買回,此一作法相當具有彈性,因此對前往設廠的廠商極具吸引力。
此外,陳民良則進一步表示,重慶政府除初期替茂德出資建廠外,更提供不錯的租稅優惠條件,但內容則不方便透露,至於0.18微米製程西進,是否將與當地晶圓代工廠出現競爭的情況,陳民良則認為,茂德不是純晶圓代工廠,重慶廠房僅會替茂德及茂德策略伙伴製造產品,因此沒有這樣問題。
新年政策大禮 台積電0.18登陸償宿願 2007年底0.18微米製程投片將增至數千片
(記者宋丁儀/台北) 2007/01/02
行政院於2006年最後1個上班日拋出政策大禮,宣佈開放0.18微米製程技術登陸,申請此案近已2年的台積電(2330)為最直接受惠者,此舉也使台積松江廠Fab10的成熟製程已全部到位,足以與中芯國際、聯電(2303)友好業者和艦分庭抗禮,在相對公平條件下競爭。台積電對此表示歡迎並強調,未來持續擴大在台灣12吋晶圓廠的投資,朝最先進的製程技術邁進。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表示,0.18微米開放登陸茲事體大,歷經各部會協商終於在「遲了2年」之後形成開放共識,目前台灣有10座12吋晶圓廠,預估2009年將至少有18座12吋廠,而開放8吋晶圓廠及成熟的0.18微米製程技術登陸,只會強化我業者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台積電之前曾多次籲政府儘速開放,對於政府在2007年送出的這項大禮,主動表達歡迎之意。
發言人何麗梅指出,未來台積電松江廠除了既有的0.35微米及0.25微米製程能力外,也將加入0.18微米製程,更有利於為客戶在大陸地區提供符合其需要的製造服務,相信應當可爭取到更多訂單,擴大台積電在大陸地區的市場佔有率;同時,何麗梅說,也將依照既定計畫,持續擴大在台灣12吋晶圓廠投資,並不斷朝65奈米、45奈米、32奈米製程技術邁進。
台積電松江廠2006年下半起,陸續移入台積電新竹Fab7廠舊設備,單月產能已經達3萬片規模,不過據了解,這批台積電Fab7舊設備僅能供0.35微米成熟製程生產,因此儘管松江廠產能大增,其中0.18微米製程佔其比重仍相對較低,外界預估,台積電對於政府這項「遲來禮物」感到雀躍,但短期內仍不會主張快速擴充松江廠0.18微米製程,預估最快到2007年底,0.18微米產能僅可達數千片水準。
台灣半導體人士指出,台積電先前申請投資大陸廠的投資額度已告用罄,未來端看松江廠本身在大陸吸納客戶業務的「本事」,才會進一步投資。松江廠目前擁有設計服務團隊,主要針對大陸內地消費型IC、智慧卡、LCD驅動IC等應用市場,至於TDSCDMA等採先進製程技術的客戶,則捨近求遠在台積電台灣廠區投片。政府此次進一步放寬0.18微米製程,雖然晚了些,但畢竟賦予台積電大陸業務更多自由空間。
大陸半導體業者則認為,台積電在成熟製程全數到位後,業務彈性運作空間更大,但台積電的價格依然平均較當地業者高到2~3成,台積電不至於低價搶單,但會強調其技術的穩定及良率的優異性,可能對於大陸當地一線的IC設計業者吸引力較大,台積電0.18微米到位,將促使大陸晶圓廠業者更重視良率及服務品質競爭。
火線話題-賽局理論裡的囚犯困境 LCD面板廠的兩難
(郭靜蓉/採訪中心) 2007/01/02
「賽局理論」指的是一種策略思考,透過策略推估,猜測他人的行為作為判斷的決策依據,最後尋求自己最大的勝算或最大的利益,從而在競爭中求生存。
賽局理論裡有個非常著名的非零和遊戲,叫做「囚犯的困境」,大意是說警方抓到2名嫌疑犯,並隔離偵訊他們,同時訂下一個遊戲規則,也就是如果2人都不招供的話,可能只被關一陣子;但若一個招供,而另一個不招,則招供者可獲得減刑,而另一不招供者,將以不合作為由被求處重刑;最後,若兩者均招供的話,兩人因承認犯罪,反而會被處以重刑。
賽局理論最後的均衡解,是2個嫌疑犯均招供。雖然兩個嫌疑犯都知道,若是2人都不招供,將會獲得最好的結果,但是因為彼此的猜疑與顧忌,同時為了謀求對自己最有利的處境,最後的結果往往是2人都招供,反而落得最糟的下場。
在TFT-LCD面板產業中,明顯存在著賽局理論「囚犯的困境」的影子。以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目前的競爭態勢而言,正處在一個寡占市場的局面中,僅由少數幾家廠商供應液晶電視面板、液晶監視器面板以及筆記型電腦(NB)面板等產品,全球前5大面板供應商包括樂金飛利浦(LG.Philips LCD;LPL)、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友達、奇美電以及華映等,合計的市佔率幾乎已經包下了全球面板總供應量的85%。
而光是以產值最高的液晶電視面板來看,全球前5大液晶電視面板廠包括三星、LPL、夏普(Sharp)、友達以及奇美電子的總出貨量,已經佔全世界液晶電視面板的9成,也就是說,在10片液晶電視面板中,有9片都來自於這5家廠商。
在經濟學的寡占市場中,如果是由少數幾家廠商供給產品,且廠商同樣具有訂價能力的話,廠商間彼此的競爭就會非常厲害,同時也會採取強烈的對抗手段,如此一來,使得寡占廠商的訂價行為變得非常複雜,一家廠商在做任何決策行為的改變時,都得預先考量其他廠商可能產生的反應。
因此面板廠們明明知道面板如果價格持續往下的話,最終的結果是公司虧損的機會高的多,但是卻沒有一家廠商願意或是能夠將面板報價停留在原點甚至是拉高,因為如果這樣做的話,往往就會失去了市場以及客戶。在這樣的情況下,面板的價格往往只會直直落,最終導致面板廠虧損,落到廠商們最不樂意看到的下場。而這樣的結果,剛好就印證了「囚犯的困境」,同時也證明了「囚犯的兩難」。
在液晶電視面板成為液晶產業最具成長性的產品後,現在面板廠的局面已經處於兩個極端,也就是出貨與營收屢創新高,但是獲利卻處於低點,虧損者大有人在。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止不住直瀉的面板報價,以主流尺寸32吋TV面板來說,全球總出貨量首次在2006年的11 月突破200萬片,但是32吋TV面板價格卻步步進逼300美元關卡,也步步刺探面板廠的成本邊緣,目前能夠賺錢的液晶電視面板尺寸已經是少之又少。
這也難怪最近TFT-LCD面板廠在液晶監視器產品上力挽狂瀾,因為液晶監視器面板目前仍稍有賺頭,以17吋產品來說,12月下旬的市場均價約為123美元左右,面板廠仍有10~20美元的獲利甜頭,因此雖然整體液晶監視器面板的價格趨勢仍是往下滑落,但為了延長獲利起見,面板廠莫不使勁阻止液晶監視器面板價格往下掉,甚至在出貨上也小心翼翼,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把價格給打爛。
面板廠小心翼翼的控制價格,就是希望能夠安然渡過這一波液晶循環景氣低點的寒冬,由於台灣的面板廠已經破天荒在2006年兩度進行減產,產能利用率也不再像以往一樣維持在高檔,再加上原本LPL、友達以及奇美電預計在2007年新增的產能,也都往後延宕,這樣同舟共濟的結果,跟往年大不相同,面板廠更是希望藉由這種種措施,讓面板產業在2007年能夠有個好年冬。至於結果會是如何呢?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威盛擬於CES展出C7處理器主機板 於IPC市場轉換時程過慢 擬轉攻消費性電子、PC市場
(記者程裕翔/台北) 2007/01/02
由於威盛(2388)C7處理器在工業電腦(IPC)市場替換C3處理器的速度較遲緩,目前威盛將C7處理器轉向攻往低階筆記型電腦(NB)、精簡型電腦(Thin Client)及消費性電子等市場。同時,威盛也計劃將搭載C7處理器的EPIA EX系列Mini-ITX主機板於2007年美國國際消費性電子展(International CES)展出,將進軍消費性電子市場。
過去威盛靠著C3處理器在嵌入式市場打下一片江山,雖未能與英特爾(Intel)抗衡,但也能和超微(AMD)的Geode處理器平起平坐。不過,IPC業者認為,自2006年初由C3處理器轉為C7處理器後,目前在市場上的C3處理器庫存充斥及C7處理器受IPC廠商的歡迎度降低下,威盛紛將C7處理器轉戰至IPC以外的市場,計劃再衝出另一波高峰,其中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7吋液晶螢幕UMPC(型號為Q1b)等,皆採用威盛C7處理器。
威盛C7處理器目前除了努力收復C3處理器停產所造成的缺口外,由於嵌入式平台的好處在於可應用在不同的市場,延展性很高,以致威盛可隨意向嵌入式平台市場以外發展,特別是精簡型電腦、低階低價NB、消費性電子或UMPC等。
威盛目前推出的EPIA EX系列Mini-ITX主機板,採用CX700M2數位媒體整合型晶片組,搭配1.5GHz或無風扇1.0GHz的C7處理器,平均運轉功耗僅13.6瓦。同時也內建S-Video、S/PDIF audio、內建LVDS 和DVI顯示控制器, SATA II RAID磁碟陣列多樣性架構及10/100Mbps高速乙太網路,或選配Gigabit乙太網路。其繪圖核心則以威盛本身的UniChrome Pro II 2D/3D繪圖核心。
威盛表示,由於X86平台能提供附加的效能、全面的相容性,以及支援所有的媒體播放格式,具備完整的整合性,因此消費性電子市場對X86平台的接受度正快速提高;而現有的EPIA EX將應付這些需求。
記憶卡市場快速擴大 COB產能今年仍將不足 雖代工價格下滑、競爭者眾 封測廠仍紛搶進COB製程
(記者李洵穎/台北) 2007/01/02
受惠於可攜式電子產品如手機等市場逐漸成長,小型記憶卡市場大餅備受關注,封測廠搶進COB(Chip on Board)製程,包括矽品(2325)、華泰(2329)、力成(6239)、典範(32372)等,接單均有大幅增加,另有新生力軍如群豐、坤遠等也加入戰局。業者認為,雖然代工價格隨成品價格下滑,以及競爭者眾,但記憶卡需求量大,加上COB技術良率問題,2007年仍可能出現產能不足的情況。
由於手機多媒體功能增加,手機對記憶卡由過去mini SD卡演變成Micro SD卡,由於產品體積相當小,且產品相當薄,必須將Flash晶片直接與基板接合,因此封裝技術也較為困難,一般公司量產後均出現良率不佳的情況。此外,過去快閃記憶卡如CF卡,其封裝都是使用SMT技術,一旦走入小卡時代,基於短小輕薄,因此晶圓必須經過研磨和切割,加以COB技術進行封裝,無法再以原有的SMT技術支援。即使COB製程目前單顆封裝價格隨著終端成品滑落,約先前的1.5美元下降至1美元,由於需求量大,記憶卡市場規模自2003~2008年的年成長複合率高達38%,因此吸引封裝廠相繼投入該領域。
目前最早切入生產及數量最大的是矽品和華泰,矽品單月出貨量挑戰1,000萬顆,而華泰每個月也有200萬~300萬顆,力成因為母公司金士頓(Kingston)、新帝(SanDisk)的需求,單月出貨量也達數百萬顆規模。
此外,其餘封裝廠如典範2006年積極切入記憶卡市場,為2006年增添成長動力。典範2006年起大幅擴充COB產能,該公司已經取得群聯(8299)、慧榮的訂單,隨著技術成熟、良率提高,加上2007年大舉擴充產能,計劃該項產品到2007年第四季單月平均營收貢獻即可大幅提升至5,000萬元,成為2007年成長最為顯著的產品線。
至於群聯轉投資的群豐專注在Micro SD的封裝,目前單月產能已達200萬片,預估2007年1月將產能擴充至單月300萬片。該公司目前單月出貨約150萬片,其中3分之1係來自群聯的訂單,由於2007年成長動力還相當強,到年底產能較2006年底將呈現數倍的成長空間。
至於聯電(2303)、京元電(2449)和威剛(3260)合資的坤遠目前也開始小量生產,由於威剛2007年對記憶卡的需求相當大,因此,坤遠擴充產能的速度也將會加快腳步,預期2007年初就會超越200萬~300萬片規模。
隨著加入者眾,但因技術良率仍有待提升,因此業者認為,2007年產能還是會供應不足,記憶卡成品封裝仍大有可為。但部份業者持較為謓慎的態度認為,記憶卡恐怕會出現惡性的殺價競爭,尤其大陸競爭再加入,即使客戶沒有轉單,但此部份的獲利空間卻只縮不增。
今年股價逾百元IC設計公司挑戰20家高獲利、高成長題材不變 拿下股王寶座不是夢
(記者趙凱期/台北) 2007/01/02
隨著原相科技(3227)於2006年台北股市最後一個交易日順利攻上漲停價490元後,2007年股價再向上挑戰500元大關已是水到渠成,然其背後所代表意義,不僅是原相有機會登上2007年台北股市股王寶座,整個台灣IC設計業所重新燃起生命力及高獲利特性,都將讓IC設計類股在2007年成為台股快速奔騰的族群,預計2007年股價超越100元的IC設計公司將挑戰20家。
細數2006年股價高漲逾倍的IC設計公司,以遊戲機族群為最強,包括原相及創惟(6104)2006年累計漲幅都達1倍以上,至於與OLPC(One Laptop Per Child)及低價筆記型電腦(NB)概念相結合的金麗科(3298)及迅杰(6243),2006年股價漲幅亦達100%以上,甚至連11月才沾到邊的威盛(2388),在短短1個月股價累計漲幅亦達80%,足見該題材威力驚人。
此外,2006年底挾台積電(2330)設計服務最佳代言人招牌上市的創意(3443),股價從50元低點起漲,上攻到最高點155元,並在2006年12月29日收盤達漲停價151元,在1個多月內漲幅逾2倍,除充分顯示台積電招牌魅力驚人,更凸顯富爸爸效應仍持續充斥於整個台灣IC設計類股。
至於聯電(2303)旗下的聯家軍則有原相冒出頭來,自2006年掛牌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高達2倍以上,並順利追過聯發科(2454),成為台灣IC設計類股的新科股王,近日若能順利攻上500元整數關卡,原相躍居2007年股王的氣勢十足,進而鞏固聯電是IC設計股王製造機的招牌。
相較於新掛牌IC設計公司在2006年下半發光發熱,2006年上半最為強勢的類比IC設計族群,除台灣類比(3448)股價仍維持在300元整數關卡,其他包括立錡(6286)及致新(8081)等高價類比IC設計指標股,2006年下半股價漲幅都已大幅縮水,顯示2006年是台灣IC設計類股新舊交替的1年。
另外,由太欣(5302)所發動現金減資題材,在一線IC設計大廠如凌陽(2401)及瑞昱(2379)亦順勢加入戰局後,現金減資題材已成為IC設計獲利績優股最大護身符,而凌陽及瑞昱更有可能因現金減資動作過半,而讓2家公司股價重返100元關卡,這亦讓凌陽及瑞昱近期股價漲幅高達30%以上。
由於IC設計類股2007年新舊交替持續進行,加上新的遊戲機、手機、液晶電視(LCD TV)等產品題材延燒,配合全球新興市場所掀起低價3C產品商機,以及市場所給予IC設計公司本益比越來越高,高股價IC設計公司家數可望由2006年10家,在2007年出現倍增情況,達到20家以上。整體而言,2007年仍將是台灣IC設計類股銜接2006年持續奔騰的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