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新聞:日廠NEC LCD Technologies研發心型TFT LCD面板模組
陳怡均/ 2008/05/21
未來TFT LCD面板可不是只有方方正正的形狀!日廠NEC LCD Technologies日前表示成功研發出心形的面板模組,也讓未來面板的設計能夠更為多變,並即將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國際資訊顯示學會(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SID)2008年度展覽上發表,NEC LCD Technologies研發成果採用低溫多晶矽(LTPS)TFT LCD面板,主要是切割出2個半圓和2條垂直的直線,該款模組寬4公分、高3.6公分,解析度達146 PPI(Pixel per inch)。NEC LCD Technologies
IT面板供需平衡 TV面板供過於求 5月下旬IT面板報價持平 37吋、42吋TV面板跌5美元
郭靜蓉/台南 2008/05/21
在液晶電視市場需求仍不明朗的陰霾下,5月下旬37吋與42吋TV面板報價小跌5美元,至於IT面板方面與5月上旬相比,則處在持平的狀態,以目前的市況來看,在產能滿載及新產能持續增加情形下,IT面板的市場供需處於平衡狀態,而液晶電視面板則是供過於求。
此次大陸五一假期,由於放假天數少,大陸本土品牌銷售不如國際一線品牌來的好,整體來說,先前的庫存雖較前期降低,但包括面板及整機部份,仍需要時間消化。
此外,針對這次四川強震的影響,短期來說,終端的銷售可能會造成某種程度影響,而LG Display亦於上週表示,由於其液晶電視產品主要客戶受淡季影響,需求衰退,未來在南韓政府積極主導下,藉由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液晶電視產品的互相合作及增加現有IT產品的比重,以降低電視市況不佳所帶來的衝擊。此外,LG Display計畫興建第2條6代線,預計月投片量為6萬片玻璃基板,預計於2009年第2季量產,此舉無疑是加深市場對2009年面板供過於求的疑慮。
在此市況下,根據WitsView報價顯示,5月下旬IT面板與上旬相比持平,至於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則呈現下滑走勢,其中37吋、42吋分別下滑5美元,下滑幅度為1%。
TFT面板廠指出,北美液晶電視的品牌銷售戰結果將牽連影響面板市況甚深。目前由於IT面板價格往上揚升,因此已有部分產能微調生產IT面板,讓IT面板處於供需平衡的狀態,部分面板廠已經開始在憂心第3季面板的市況,不排除IT面板價格可能會往下滑落,至於部分終端廠則認為,第3季NB面板價格有機會與第1季持平。
不過,WitsView研究部副總張小彪認為,6月面板需求與5月相比應會持平,預估7月包括NB、TV與液晶監視器面板需求都會增加,以因應返校潮以及下半年旺季需求的來臨。
2007~2012年面板業年複合成長趨緩 今年下半市場需求變數多
韓青秀/台北2008/05/21
儘管2008年第1季液晶面板呈現供過於求的狀態,但產品ASP價格下跌幅度不大,展望2008年下半市場需求,IDC(國際數據資訊)估計,若美國經濟沒有受到嚴重衰退影響,2008年下半面板供應將吃緊,且面板價格將上漲,可能連帶影響2009年第1~2季出現供過於求,但整體面板產業波動仍屬健康。
從2007年第3季開始面板價格提高,導致通路端買氣縮減,但終端廠面臨激烈價格競爭,面板價格上揚並未反映在消費者身上,雖然2008年第1季處於供過於求約14%的狀態,不過價格降幅不大,僅監視器產品跌價約8~9%。
根據IDC預估,2007~2012年整體面板業的年複合成長率約為10.8%,其中監視器產品進入成熟期,成長率僅約4.3%,電視產品由於基期逐年擴大,年複合成長率約為20.9%,筆記型電腦成長居次,年複合成長約17%,並認為2008~2009年電視需求仍呈現高成長,2008年液晶電視年成長約41%,2009年減緩為27%。
由於美國與西歐地區為影響液晶面板產品的主要市場,以液晶電視產品為例,美國、西歐各佔全球比重的3成以上,使得美國經濟衰退對於電視市場需求影響極大,不過亞太等新興地區成長快速,2007~2012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4.7%。
此外,筆記型電腦在液晶面板產品的成長率居於次高,由於各大面板廠紛紛推出16:9寬螢幕尺寸產品,搭配LED背光技術,將從2008年下半大量推出,預計2009年將開花結果,而監視器朝向大尺寸化,將逐年取代20吋電視產品的市場需求。
IDC指出,由於2008年產品下降幅度不足,為供需市場投下不明變數,且美國景氣陰霾有待觀察以及終端TV市場競爭激烈等等,導致面板市場看法出現分歧,但2008年下半面板將供需吃緊,價格上揚,導致2009年上半出現供過於求。
LED進軍固態照明應用降價壓力大 每3年面臨一次價格考驗 2012年需降至8年前的10%
韓青秀/台北 2008/05/21
LED產業看好進入固態照明應用的潛力十足,預估照明與背光應用將是未來的市場大餅,不過
LED應用照明需要多方技術整合,尤其是絕對成本過高,導致降價壓力極大,業界指出,LED從2005年開始進入特殊照明,若要擴大進入普通照明階段,平均每3年需面臨一次大幅降價的考驗,並在2012年降至2005年價格的10%。
台灣電機電子同業公會顧問石修指出,
LED進入固態照明應用必須在取代舊光源以及創新技術上同步並進,目前LED產業面臨的瓶頸有2大項,分別是生產的絕對成本壓力太高,以及產業供應鏈不完整,消費者採購LED照明產品後可能發生後續安裝使用不便的困擾。
即使是被視為LED照明先驅的路燈應用也有諸多問題必須解決,由於LED路燈號稱具有省電70%的優勢,但目前卻出現量測結果僅省下7~17%電力的問題,甚至業者聲稱LED路燈使用壽命長達10萬小時,但受測結果僅1萬小時的落差。石修指出,
LED光衰模式尚未建立,市場信心接受度尚待考驗,此外,LED不僅是要發光效率及最大照度持續進步,光型分布是否符合照明規範也將是一大考驗。
石修表示,目前台灣LED業者普遍能達到燈具發光效率約50lm/W的水準,但是政府節能標章卻訂立90lm/W的要求,僅有少數業者能夠達成,
但LED產業進入照明應用需要政府及相關單位共同扶植推動,若缺少整體產業化的遠見,台灣LED業者很快將面臨大陸業者的急起直追,尤其是大陸LED業者近年來紛紛從下游封裝應用開始向上游走,台灣、大陸在LED產業分工的界線已經逐漸模糊。
業界認為,
LED應用於固態照明的最大考驗將是價格,由於LED發光效率不斷提升,預計2010年台灣業者研發LED燈具的發光效率將可達到90lm/W,對於進入固態照明應無問題,不過價格卻必須逐年下降,石修認為,LED產業於2004~2005年開始進入初期照明應用,目前2008年已經下降了30%,但降價考驗十分嚴苛,必須在2012年降至當初的10%才能順利打開照明市場。
SID 2008正式開展 台廠今年參展規模歷年最大 面板廠聚焦輕薄、環保、可曲撓面板以及觸控等技術
潘素卿/洛杉磯 2008/05/21
繼18日研討會等活動打頭陣之後,美西時間20日早上SID 2008顯示器展也將正式揭開序幕,19日晚間全球顯示器大廠攤位均已陸續設置完成,包括日廠夏普(Sharp)、NEC、東芝(Toshiba),韓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LG Display,以及台廠友達、奇美電子及元太等,此次台廠在
經濟部工業局影像顯示產業推動辦公室(CIPO)的號召下,是台廠歷年來參展規模最大,在氣勢上絲毫不遜日韓大廠。
往年由於SID展多以發表技術論文為主軸,台廠包括友達、奇美電等多以論文發表、派研發人員前往觀摩為主,極少在展覽中設置攤位展示技術成品,相對中小尺寸廠商,如元太、勝華等,由於積極爭取北美客戶,近年來在SID設攤展出動作較大尺寸面板廠積極,2008年度在CIPO的號召下,友達、奇美電則是近年來首度參展,包括元太在內,3家台廠攤位緊鄰,旁邊則是韓系大廠三星電子及LG Display,頗有台韓大廠相互較勁的意味。
在先進顯示技術方面,2008年各大廠展示的
技術,基本上仍是以輕薄、環保、可曲撓面板以及觸控應用等最受關注,輕薄產品方面,友達將展出厚度僅10mm的42吋電視面板,以及模組厚度0.63mm、1.9吋的全球最薄手機面板;環保面板方面,包括友達、奇美電等,均推出
節能省電的電視面板,另外元太電子紙顯示器(EPD)在減少用紙以及超低電耗方面,也是符合環保議題的產品。除台廠外,
LG Display將展示的新世代印刷式TFT技術,也標榜減少化學材料使用。
至於可曲撓面板,除了元太的可撓式EPD外,
友達此次也首次展示曲面顯示技術,LG Display也會展出其採用OLED技術開發的可折式面板。此次SID展覽另一項焦點則是觸控面板,由於觸控介面與顯示面板的整合已成未來趨勢,因此包括友達、元太,均推出整合觸控功能的面板,友達是TFT LCD面板內嵌(in cell)觸控功能,採用電容式技術可進行多點觸控,目前試產最大尺寸為8吋;
元太則是推出全新壓力感應式觸控技術,元太表示,該技術並無尺寸上的差別,依照目前4個感應器及可對應到10吋面板產品。
另外,在特殊面板方面,例如在車用、手錶用等非矩形面板產品,包括LG Display推出環型顯示面板、友達也以曲面顯示技術對應相關需求,元太亦展出可量產的圓形面板,此外,因應數位相框等特殊需求,NEC也推出心型面板,均會於美西時間20日起,在美國洛杉磯SID 2008展覽中亮相。
50吋以上PDP仍具成本競爭力 市場規模可望持續成長
蔡韋羽/綜合外電 2008/05/21
南韓市調機構Displaybank執行副總裁Kenny Kim在美國加州洛杉磯舉行的2008國際資訊顯示學會(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SID)正式揭幕前的1場研討會中表示,50吋以上大尺寸電漿顯示器面板(PDP)相對於TFT LCD面板還是極具競爭力。該機構預估2011年全球PDP銷售量可望超過2,500萬片。
Kenny Kim指出,42吋PDP的成本競爭力雖不及同等尺寸的TFT LCD面板,不過,將50吋PDP與52吋TFT LCD拿來相比,PDP仍具成本競爭力。Displaybank認為,未來50吋以上大尺寸PDP市場規模仍將持續成長,將可由2007年的1,200萬片增為2011年的2,500萬片。
Displaybank另指出,目前PDP面板製造商呈現三強獨霸局面,2008年第1季松下電器(Matsushita Electric)、三星SDI(Samsung SDI)、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此3家業者的銷售市佔總計達94%;2006年第1季此3家業者的銷售市佔總計才80%,如今已上揚14個百分點。
據悉,3家業者市佔大幅邁進主要是受到先鋒退出PDP製造行列所致。Displaybank推估,未來此3家的市佔仍將持續擴大。
然而3家業者的市場策略還是大不相同。松下電器積極推動高畫質產品,且擬以豐富的產品線應戰,產品尺寸從37~104吋兼具。至於三星SDI、LG的2家韓廠則採鎖定單一目標,分頭進擊策略。
三星SDI主打42~63吋大尺寸策略,因此2008年第1季50吋以上PDP面板出貨量比重達35%;LG則在金磚四國市場強力主打32吋產品。由於該策略使然,2008年第1季該公司的32吋PDP面板出貨比重高達41%。
元太下月合併Hydis 新廣視角技術SID亮相 強光可視的AFFS+將導入元太產品 HFFS已打入一線手機廠供應鏈
潘素卿/洛杉磯 2008/05/21
元太董事長劉思誠表示,雖然購併韓國Hydis預計6月中旬以前才會完成交割,但元太與Hydis已經進入初步整合階段,美西時間20日起將於洛杉磯舉行的SID 2008顯示器展,Hydis將於元太攤位展出其獨特廣視角技術,元太也表示,未來整合Hydis的技術實力與元太在中小尺寸市場的業務基礎,目標合併之後1年內,Hydis可望轉虧為盈。
Hydis展示的多廣視角技術,其中包括太陽光下可視的AFFS+,將於產線交接後陸續導入元太產品;另外Hydis針對手機面板開發的HFFS技術,也已於年初開始對一線手機大廠出貨,預期未來相關技術也將逐漸整合至元太的產品中。
元太表示,
Hydis前身為現代電子的LCD事業部,在廣視角技術上,擁有卓越的FFS技術(Fringe Field Switching),此技術在Hydis還在現代電子時期完成,屬於IPS(In Plane Switching)廣視角技術的進階技術,相較於傳統的VA廣視角技術,FFS具有驅動電壓低、可視角角度較大、反應速度快、亮度較高等優點。其中,包括FFS及太陽下可視的AFFS+技術,元太預期在完成購併案交割後,將立即協助Hydis將其LCD尖端技術,導入元太所擅長的中小尺寸市場,以提高兩者結合的利基。
另外,元太也表示,
相較於市場上普及的IPS技術,FFS較為省電、穿透率較高、解析度較高等等,相當具有技術價值,特別是近2年Hydis完成表現更佳的AFFS技術,以及太陽下可視的AFFS+技術,使得技術上的競爭力進一步強化。
劉思誠表示,元太購併Hydis,並不僅是為了增加產能,特別是Hydis的技術,完全符合元太耕耘利基市場以及先進顯示技術的營運策略,此為元太購併Hydis的主要策略原因。劉思誠指出,擴大產能,雖然可於市場熱絡時擴大營收;但穩定的利基產品業務,才是公司穩定獲利的關鍵。
劉思誠強調,元太長期耕耘中小尺寸,對於中小尺寸產品的市場開發相當在行;Hydis過去專注高階NB產品,並因其卓越的廣視角技術,在Tablet PC全球市場上,擁有領先地位,但因為Tablet PC市場一直未如預期成長,而Hydis的3代及3.5代廠在NB產品逐漸喪失競爭力,另方面Hydis卻一直到近2年才進入手機市場,這是Hydis近2年表現不佳的關鍵之一。
元太預期,擅長中小尺寸的元太,搭配具有尖端廣視角及太陽下可視技術的Hydis,可望成為Hydis未來順利轉虧為盈的關鍵;因此雖然經營南韓面板廠對台灣企業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元太仍預期將在1年內轉虧為盈。
LED應用持續發光 聚積、點晶營運加溫 2Q業績逐月走高 3Q奧運加持更助漲
趙凱期/台北 2008/05/21
由於LED應用越來越廣,加上2Q逐步進入傳統出貨旺季,點晶及聚積結算4月營收已分別創下2008年新高紀錄,在大陸LED廣告面板客戶趕搭3Q北京奧運熱潮未歇下,配合新產品量產效應持續顯現,點晶及聚積5月營收表現有機會再締2008年新猷,甚至6月訂單能見度也不看淡。
點晶結算4月營收新台幣6,746萬元,除順利創下2008年單月新猷外,也較2007年同期6,315萬元成長逾6.82%。公司先前公布1Q營收為1.75億元,營業毛利7,497萬元,平均毛利率約42.71%。不過,受匯損影響,點晶結算上季虧損約54萬元,若以公司目前股本約3.93億元估算,單季EPS為-0.01元。
點晶這幾年雖然仍以LED驅動IC產品線為主軸,但在手機相機自動變焦(Auto Focus)控制IC,及電源管理IC等新產品線上的在局,也是越來越積極,在2008年公司主力的廣告面板LED驅動IC出貨量可望節節高升,加上手機相機Auto Focus IC有機會扮演新的明星級產品下,2008年營運可望較2007年明顯走高。
聚積則結算4月營收1.11億元,也同樣創下2008年新高紀錄,並較2007年同期7,798萬元成長42.87%。公司先前結算1Q營收為2.92億元,營業毛利1.22億元,平均毛利率約41%,稅後5,825萬元,若以公司目前股本約2.6億元估算,首季EPS約2.7元。
聚積目前仍以LED顯示看板市場為主,在大陸廣告面板LED驅動IC市場有高達50%以上的市佔率,可望明顯因2008年的北京奧運而受惠,公司結算4月營收創下5個月新高,似乎就有旺季提前發酵的味道,在聚積仍持續投入包括LED背光源及LED照明驅動IC等新產品後,公司後續成長性頗被市場看好。
由於全球LED產業可望在未來2~3年內,有明顯的成長幅度可期,主要除一般照明應用外,其餘包括NB、LCD TV等新產品也有大量應用LED背光的需求出現,聚積及點晶身為台灣LED驅動IC領導廠商,受惠整體產業的成長,2008年營運成長性頗被本土法人寄予厚望。
SEMI太陽光電產業技術標準委員會正式啟動
黃女瑛/台北 2008/05/21
SEMI(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成立SEMI太陽能標準委員會,總計41家太陽光電製造、設備材料及學界專家,出席籌備規劃材料、設備、模組功能表現、電池功能表現、系統等5大工作小組,將代表台灣太陽光電產業與國際接軌,進行國際產業標準制定、促進產業發展。
工研院太電中心主任藍崇文表示,標準制定對產業發展扮演重要角色,攸關產業發展的興衰。台灣太陽光電2007年產值排名全球第4,未來更應該持續提升產業競爭的優勢,因此產業技術標準委員會的成立刻不容緩。
SEMI台灣暨東南亞區總裁曹世綸指出,SEMI提供的是1個交流平台與國際發聲的管道,促進台灣太陽能相關產業、學界與研究單位凝聚共識,並與歐、美、日等國有效溝通,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過程。
現在台灣區「SEMI太陽光電產業技術標準委員會」正式成立,未來將輔導與協助太陽光電產業標準委員的運作與訓練,使其成為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對外溝通的主要橋樑。
淡季加上高油價壓抑需求 新帝股價重挫影響信心面 台系NAND Flash業者評估2Q營收雖不會衝高 但獲利結構可大幅改善
連于慧/台北 2008/05/21
NAND Flash產業正值消費性電子的傳統淡季,加上油價高漲,壓抑美國地區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新帝(SanDisk)受到業績疲軟的衝擊,股價大跌超過7%,對市場信心面衝擊不小,然台系的NAND Flash相關業者表示,目前NAND Flash產品需求平淡,但市場的供給也不多,因此對於價格走勢看法保持樂觀。
新帝是全球快閃記憶卡龍頭廠,其動向具有指標性意義,日前執行長Eli Harari表示,受到石油價格飆漲,壓抑消費者買氣,因此終端需求只能說相當疲軟。原本Eli Harari表示,第2季NAND Flash產品的營收會較上季成長,然市場擔心將有變數。
然台系廠商表示,5月NAND Flash產品的終端需求雖然很清淡,但受到上游供給受限所致,不論是合約價或是現貨價,呈現的價格都相當持穩,因此業績可能無法衝高,但產品利潤結構可獲得改善。
記憶體廠商表示,對於NAND Flash產業的後市看法,其實並不悲觀,第2季傳統淡季都可以維持這個價格,第3季是消費性電子的傳統旺季,NAND Flash價格沒有大跌的理由,第2季財報的獲利預計可優於第1季。
太陽能面板當紅 國家半導體也想分一杯羹
蔡綺芝/綜合外電 2008/05/21
據路透(Reuters)報導指出,類比晶片大廠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也打算搶食當紅太陽能面板商機。報導指出,國家半導體計劃推出1款新型晶片,將可望提高太陽能面板效能。
替代能源概念在矽谷(Silicon Valley)目前正夯,但國家半導體目前尚未設立太陽能相關部門。該公司執行長Brian Halla日前在紐約出席路透全球科技、媒體、電信高峰會,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他希望未來太陽能可佔國家半導體整體營收4分之1比重,但夢想成真恐需時數年。
不過,Halla對進軍太陽能很有把握,因為該公司押碼的「Solar Magic」技術剛剛開始實地測試,6個月後進行認證檢定,一旦通過,將可上市販售。但Halla不願說明相關細節,預定數週後,國家半導體將和測試夥伴一起公布此專案內容。
據了解,利用微晶片(Microchip)技術提高10%太陽能面板效能,正是Solar Magic技術的關鍵所在。如此一來,即便陰天或暴風雨來臨,太陽能面板一樣能持續供電
單晶太陽能電池不退反進 年增率約達64% 市場高轉換效率導向趨勢漸顯
黃女瑛/台北 2008/05/21
因多晶矽缺料、耗用料源較多,所以可創造較高轉換效率的單晶太陽能電池,被認為將因缺料而漸漸式微,由耗用量相對低且轉換效率僅差1%的多晶太陽能電池取代。不過從2007年走入缺料高峰期的太陽能電池總產能來看,2種產品的年增率均達64%來看,單晶出乎意料不退反進,顯見高轉換效率導向的趨勢走向漸明顯。
太陽能業者表示,因單晶太陽能產品要求的純度較高,對純多晶矽耗用量較大,材料成本高,所以許多人認為,單晶將漸漸式微,尤其2007年料源步入缺料高峰期,極可能使單晶產品成長受限。
但從2007年各研究單位所顯示的資料來看,單、多晶太陽能電池的成長從2006年約2,279百萬瓦(MWp),成長到2007年的3,739MWp,年增率為64%,而單、多太陽能電池的年增率亦均為64%,相較於2006年單、多晶年增率分別為58%、24%來看,多晶確實成長快速,但出乎意料單晶不退反進,突顯高效率太陽能電池市場成長潛力不容輕忽。
太陽能業者解釋,提升1%的轉換效率約可降低15分之1的總成本,所以單、多晶業者均積極以提升轉換效率為主。尤其面對這麼多透過技術轉移快速切進的競爭對手,若不提升轉換效率,恐怕在2009或2010年料源問題漸漸解決後,就會遇見搶單殺價的殺勠戰場。
在國際市場上,單晶廠以SunPower及日本三洋分別以不同的製程,製造出轉換效率為23.4%及22%最具代表,多晶廠則以日本三菱電機的18.6%為紀錄保持人,相較台灣多數以單晶16%以上、多晶15.5%來看,均有相當的領先距離,而且單、多晶的差距也不單僅1%的認知。
益通總經理蔡進耀表示,太陽能電池模組轉換效率高,單位面積的發電量也高,太陽能系統對土地耗用面積相對小、成本就下降,尤以屋頂面積有限的一般住戶及企業大樓需求最強,位居都市高地價成本撙節效益尤其明顯。
目前台系太陽能電池廠均具單、多晶生產能力,但多數仍以多晶居多,其中茂迪、益通所佔單晶比例較高,分別佔總產能50%及70%。矽晶圓廠以中美晶及合晶轉投資的Solargiga在單晶矽晶圓的著墨較深,由於市場高轉換效率的導向,預估也將影響2家業者未來的策略布局。
中美晶客戶SunPower大擴產 擬於馬國建置1GWp太陽能電池廠 太陽能業者:高轉換效率量產規模化 將震撼金字塔中、高階市場
黃女瑛/台北 2008/05/21
中美晶客戶美國SunPower宣布將在馬來西亞興建第3廠,預估年底動工2010年開始步入量產,產能規模達到10億瓦(1GWp),且將以高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為主,包括日前創下世界紀錄的5吋23.4%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並計劃2012年將降低50%生產成本,推動高效率規模化,預估將對金字塔中、高階市場帶來不小的震撼,也可以看出高效率市場潛在的龐大商機。
單晶太陽能轉換效率世界紀錄保持者SunPower在官方網站宣布,將在馬來西亞建立第3廠,廠房規模將可容納1GWp產能,並量產高轉換效率的電池,一開始以22%轉換效率電池為主,再進一步生產日前才再創紀錄的5吋23.4%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
目前SunPower 1、2廠產能規劃為2007年總產能達214MWp,2008年預估達414MWp、2009年達574MWp。
1GWp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規模其實不算是新鮮事,包括尚徳2008年太陽能電池的產能就宣稱有1GWp的規模、夏普預估2010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產能達1GWp,許多大陸薄膜廠也陸續跟進以1GWp為建廠規模。
但SunPower大力擴產,意謂著高轉換效率太陽能電池將對市場創造新格局,尤其高效率產品將走向規模經濟化,可望因成本下降而快速掌控產值比例高的金字塔中、高階市場,這可能比一般僅握有平均轉換效率步入規模經濟產能,還來得有震撼力。
SunPower指出,第3廠運作共分2階段,第1階段將建置單條產線產能為40MWp生產線共14條,使產能達560MWp,待第2階段完成後,第3廠總產能將達1GWp,且3廠太陽能電池每瓦成本將比1、2廠更具優勢。
第3廠將在年底動工,預計2010年開始步入量產量產,將鎖定高效率太陽能電池量產,並計劃2012年該廠所量產的太陽能產品成本均將達到降低50%的目標。
中美晶為SunPower矽晶圓供應商之一,市場預期除了SunPower大幅擴充高效率電池,可望大力借重長期合作伙伴中美晶的單晶矽晶圓支持外,近期中美晶單晶產能也傳出喜訊,因亞洲大單挹注,預估使其6月單晶爐產能利用率,由目前的50~60%拉升到滿載的水位,該大單被臆測可能來自某日系高轉換效率太陽能電池廠,顯見高轉換效率業者的布局漸漸明朗化。
數位相框雷聲大 實際銷售雨點小 面板報價高、終端99美元門檻難跨越 業者陷窘境
許金池/台北 2008/05/21
市場需求廣被各界看好的數位相框(Digital Photo Frame),吸引台系代工廠與品牌業者前仆後繼投入,繼飛利浦(Philips)、惠普(HP)、優派(ViewSonic)推出數位相框,華碩、柯達(Kodak)與Sony等品牌亦於2008年上半加入戰局,加上眾多白牌業者推出新機搶攻市佔率,使得數位相框正式進入品牌林立、百家爭鳴時代,然如今卻面臨品牌業者一頭熱,終端零售銷售卻平平的尷尬局面。終端業者指出,TFT LCD面板報價居高不下,導致數位相框零售價難觸及99美元價位,成為銷售不佳的關鍵因素。
儘管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巨擘Sony投入數位相框,再度炒熱市場話題,並點燃另一波戰火,然目前零售端卻出現銷售狀況平平的現象,終端品牌業者表示,以台灣市場為例,單月銷售量約800~1,000台的廠商,就有機會躍居銷售排名第1,許多知名品牌單月實際銷售量還不到100台。
品牌業者表示,數位相框價格偏高仍是影響市場普及主要關鍵,以7吋機種為例,包括Sony、飛利浦等產品每台仍要價新台幣6,000元(約合179美元),該價位已可買到19吋LCD監視器,雖然數位相框定位在消費性電子產品,與LCD監視器定位為IT資訊產品仍有相當大差異,但價格偏高仍讓數位相框銷售呈現疲軟。
品牌業者指出,由於上游TFT LCD面板成本居高不下,連7吋數位相框零售價都無法壓低至99美元,更遑論8吋與10吋機種,然要讓中小尺寸面板價格下滑,恐要等到2008年第4季面板新產能陸續開出後,才有機會達成。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數位相框出現品牌業者熱、終端銷售冷的窘境,但品牌業者坦言,7吋面板供貨吃緊仍是不爭的事實,近期各家業者紛為7吋面板貨源供應,吵得一團火熱。
以整體銷售來看,美國、歐洲與日本對於179~199美元價位數位相框接受度較高,這些地區銷售量較多,每月至少都有3~5萬台規模,相對之下,亞太各國、澳洲等地銷售量僅維持在數千台規模。事實上,2008年全球數位相框需求量預估可達1,800萬~2,000萬台,較2007年大幅成長逾5成,然數位相框業者表示,仍要等到99美元魔術價格(Magic price)出現後才有機會衝量,不然,業者一頭熱、銷售成績卻不如預期情況,恐將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