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風潮席捲電子產業 誰會是下一個收購目標?
上網時間 : 2006年09月22日若仍有人對電子產業在根本上已產生變化的現實保有懷疑,在爆出有兩家私人投資公司有意收購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的消息後,這些質疑應該也跟著消除。不久前,以The Blackstone Group為首,包括Carlyle Group、Permira Funds和Texas Pacific Group等幾家財團組成的投資聯盟,宣佈以17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飛思卡爾。
買斷公開上市的半導體公司的現象,在最近幾年開始出現,收購目標主要是中小企業。但該樁飛思卡爾收購案,無論其規模或是時間點──緊跟著飛利浦(Philips)將旗下半導體部門獨立為NXP的腳步──都說明上述的投資規則已產生突變。隨之而來的一連串有關電子產業未來發展的疑慮,則是在這個成本壓力可能不斷上升的環境中,對該產業之競爭力與基本創新動力的擔憂。
電子產業已產生根本性的變化
這些日子以來的買斷(buyout)行動,令人聯想到1980年代出現的槓桿交易(leveraged deals),當時的投資機構大舉進軍貨車運輸業或鐵路等擁有大量現金流潛力和資本的產業,對其進行大刀闊斧的重組,然後再透過高價賣出獲得回報。
科技產業在當時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但現在情況變了。Storm Ventures的合夥人Ryan Floyd指出,有大量的私人投資公司對科技產業虎視眈眈,其資金規模可能高達5,000億美元。在飛思卡爾一案中,傳言有兩個投資集團對該樁交易有興趣,一是以Blackstone Group為首的聯盟,另一個則是由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和Silver Lake Partners所組成的集團,這說明了私人投資公司對於科技業的興趣正逐漸升溫。
此外,電子產業正邁向成熟階段,而且電子公司的股價在科技產業泡沫破滅之後並沒有反彈多少。飛思卡爾執行長Michel Mayer自從執掌公司以來,雖確實成功扭轉了不利局面;但該公司內部人士亦透露,其管理高層對於公司價值沒有上升感到沮喪。
新法規加速劇變?
在另一方面,繁瑣的新法規如Sarbanes-Oxley法案(編按:即「沙賓法案」或稱「沙氏法案」,為美國在安隆事件爆發後,於2002年針對公開上市公司所頒佈的企業管理法規,立法目標是期望藉強化影響公司財務報導正確性及可靠性的內部控制制度,來重建大眾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導的信賴)、日益頻繁的股票選擇權(stock options accounting)議題,以及這些上市公司是否具備有效管理能力等現實狀況,都是科技業者所面臨的壓力所在。
Emergence Capital的創始人兼合夥人Gordon Ritter表示,Sarbanes-Oxley (SOX)法案帶來的“負擔”是私人資金流入電子產業的主要原因。「SOX成本每年都在100~200萬美元以上,要求一家營收規模7,500萬美元的公司從利潤中拿出150萬美元,是很大的一筆負擔。」而Ritter也表示:「這也能看出獲利豐厚的企業與利潤一般的企業之間的差距所在。」
因此,將公司私有化的誘惑顯而易見──可有效擺脫華爾街對於公司季報業績的關注,而且需要遵守的、代價高昂的法令規定也大為減少。但公司私有化也有其黑暗面,一旦實現,將會對電子產業造成深遠影響。
首先,該現象對依賴其晶圓廠的少數整合元件製造業者(IDM),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或者這些買斷行動是否只是單純地加速一個產業新規則的建立──未來所有的元件製造都將由台積電(TSMC)這類的純晶圓代工廠商包辦?
此外,設法削減成本的投資者可能會加速設計外移(design-offshoring)的趨勢,將部分業務轉移到海外的印度等人力成本較低的國家。通常研發成本至少佔據一家數位半導體業者年營收的20%;該比例很高,但為了跟上摩爾定律的步伐,似乎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可能引發的後果
而如果飛思卡爾或NXP等公司僅需15%甚至10%的研發經費比重就能順利運作,又會怎麼樣?「買斷的商業模式就是收購一家公司、削減成本,再把這家獲利狀況得到改善的公司轉賣出去。」Blueprint Ventures的合夥人George Hoyem表示:「這些經過整頓的公司,其研發能力與創新能力將變得很有限。」
成為收購目標的科技公司的工程師,也會陷於艱困的處境。一方面他們會擔心更多的工作機會流向海外,同時也擔心再也不能出售所持有的股票(vote with their feet)。Keith Lobo表示:「股價受挫、工作機會外移、美國本土設計團隊老化,以及對科技感冒等種種症狀的總和,使工程師只能原地不動,並希望自己不會被炒魷魚。」他過去曾擔任EDA公司的高層主管,現在是Fremont Ventures的投資專家。
如果一個不斷成熟的產業逐漸控制在私人投資者的手中,會對創新有什麼影響呢?結果還很難說,雖然以歷史經驗來看,產業已經逐漸把創新工作外包給專業公司(如晶圓代工廠、EDA供應商、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廠商),而且現在連大學也與該產業分離。
產業觀察家認為,創新無庸置疑是半導體產業的生命之源,如果投資者破壞創新能力,就是愚不可及。Cypress半導體的執行長T.J. Rodgers表示:「創新將繼續保持活力與發展,因資金從股市流向LBO ([leveraged-buyout,槓桿買斷)公司,將使企業重獲自由。]
Hoyem等投資專家則認為,如果私有化導致企業研發預算遭到削減,反而對創新活動有利,因資金會快速流向那些以創新為目標的新興公司。「晶片開發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削減研發經費在兩年內不會造成創新活動減少的局面。」Hoyem表示:「在觸及底線之前,這些公司就可能再度上市。然後它們可能開始收購其它公司以加強創新,而且可能重建研發力量。屆時那些買斷公司已經早就退出了。」
而誰會成為收購掮客的下一個目標?或者該問:誰不會成為被收購的目標?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的半導體產業分析師Joseph Osha在一份報告列出了他認為的幾個答案,其中包括美商亞德諾(Analog Devices,ADI)、Silicon Laboratories、Linear Technology和Intersil。
(參考原文:Private equity cracks industry)
(Brian Fuller)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