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1, 2008

別被參數忽悠了!液晶指標陷阱揭密

2008-06-10 01:30:35

作者:    08年的股市行情在完成了一系列漂亮的高台跳水後,終于恢複到了常態。比較普遍的共識是,3000點左右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支撐位。從去年年底有人狂熱的喊出衝高8000點到目前的回調3000點左右,市場的理性正在恢複。而這組數字對于對顯示器略有所知的人來說,看著似乎也有些眼熟。3000,8000??這不恰是兩組很有意思的動態對比度的LCD參數嗎?只不過,3000:1系時下的主流,而8000:1則讓人霧里看花,有些迷糊了,現在更有甚者,有些廠商報出了40000:1,讓人咋舌。看來,要調整的不光是股市,亂哄哄的LCD市場也該整頓一下“基本盤面”了。LCD的參數指標很多,普通消費者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都搞明白。其實,在小編看來,一台顯示器,搞清了三大指標,自己好好琢磨一下,就不會再被人給忽悠了。

 響應時間:全程與灰階各說各論  每台液晶顯示器天生都有兩個不同的響應時間標值。一個是全程響應時間,一個是灰階響應時間。但這兩年,“灰階”叫得震天響,把好多菜鳥搞暈了。那麼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所謂響應時間,是液晶顯示器各像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所需要的時間。在顯示器主要用于上網瀏覽及文字處理的階段,市面上絕大部分液晶顯示器標稱的響應時間,都是黑色與白色之間轉換所需要的時間。如果只是普通的工作與上網,事實上,16 MS的全程響應時間已經夠用了。

  不過,數字技術的突飛猛進,特別是寬屏大屏的快速普及,使消費者對LCD的影音需求越來越高。當人們玩游戲或看電影時,屏幕內容不可能只是做最黑與最白之間的切換,而是五顏六色的多彩畫面,或深淺不同的層次變化,這些都是在做灰階間的轉換。為此,灰階響應時間的概念就順應而出了。灰階響應時間短的產品脫影現象也更少一些,畫面質量也更好,尤其在播放運動圖像的時候。

  簡單點說灰階是單程的相應時間,而全程是雙程相應時間,所以灰階響應時間的數字會比全程小很多。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廠商,在向消費者介紹響應時間時,應該把更有意義的相應時間參數介紹給消費者。而如果一味的人為強調灰階,恐怕就不僅僅是疏忽了,難免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因為通常來說,灰階相應時間的數值要遠低于全程的數值,對于“不明真相”的消費者不會去區別甲廠商的“8ms”指的是全程,而“2ms”指的是灰階,只會簡單的認為“2ms”自然是好于“8ms”,如果這種偷換概念的做法不予以制止,受傷害的將是消費者與正直的廠商。

  一句話,作為顯示器,更多的用于網頁瀏覽與商務操作,所以主要是黑白顏色之間的切換與變化,因此,用全程響應時間,能夠更實際的反映顯示器的顯示狀況,而對于電視機而言,目前的平板電視,尤其是液晶電視更主要是滿足高清影視播放的需求,色彩與特效更為突出,顯然,用以反映多種色彩變化的灰階響應能更好的說明電視機的多彩視頻播放真實狀況。

  可視角度: C/R>10更適用,C/R>5有貓膩
  我們首先要明確,每台顯示器在不同檢測條件下都會有不同的可視角度參數,每台顯示器的可視角度都可以用兩種辦法來標植:觀察者獲得屏幕顯示圖像的對比度低于10 : 1或者 5 : 1。即C/R>10和C/R>5。對于這些太專業的術語,老百姓不必要懂,大家只要明白,一些廠商正是在這兩種標准上大做了一番文章,于是可視角度的差異就出來了。原本 C/R>10 是行業通用標准,也是更有實際應用意義的規格,但有廠家為了刻意加大可視角度,使用 C/R>5 這個規格,于是可視角度立即躥升! 其實,用戶只需要從兩側及上下的不同角度觀察液晶畫面,就能發現這些所謂具備170度可視角度的產品,當角度範圍超過了150度時,LCD已經明顯偏色,雖然還是可以看到LCD上的內容,但是已經嚴重失真。請問,那些不遺余力在吆喝170度的賣家是不是在忽悠消費者呢?

  可視角度,按理說,當然是越大越好嘍,消費者這樣理解並沒錯。如果是貨真價實的利用創新技術不斷提升這一指標,當然是皆大歡喜。但是一個很戲劇的變化是,從07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注意到無論哪個面板陣營,似乎可視角度規格都似乎有如神助,都有了不小提升,有的標稱160°, 有的甚至宣布達到了近乎水平的178°。果真是有了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嗎?

  因此,對于C/R>10和C/R>5這兩個用于顯示器標值的可視角度參數,我們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在看可視角度的時候要看一下到底是在什麼檢測條件下獲得的,而不要只看數值。如果廠商沒有標明檢測條件,最好詢問一下,了解清楚了,絕對不要被簡單的數值大小所迷惑了。

  對比度:普通、動態,孰優孰劣?
  時下,許多廠商都熱衷于不斷的提升動態對比度的比值,今天你3000:1,明天我就8000:1,明天你能標20000:1,我後天就敢標40000:1,搞得消費者雲山霧繞的,那麼通常廠商是通過什麼辦法來提升動態對比度的比值的呢?這一過程是不是一個應用技術大幅提升的過程呢?

  這里我們需要強調的是,每一台顯示器都有不同的對比度和動態對比度數值。這里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對比度的定義。簡單來說,對比度就是液晶顯示器顯示畫面黑與白的亮度比值。比值越大,從黑到白的漸變層次就越多,從而灰階表現越豐富,這就是對比度對顯示效果的意義所在之處。而動態對比度,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測得的對比度數值,例如逐一測試屏幕的每一個區域,將對比度最大的區域的對比度值,作為該產品的對比度參數。不同廠商對于動態對比度的測量方法可能也不盡相同,但其本質也萬變不離其宗。

  通過了解動態比度的原理,完全可以發現,單純提升動態對比度的數值會變得相當簡單,只需提升全白畫面的亮度或降低全黑畫面的亮度就可以了。而這其中又以降低全黑畫面的亮度最易實現。舉個例子,一個全白畫面亮度為200cd/m2的顯示器,全黑畫面的亮度如果為0.1cd/m2時,它的動態對比度就是2000:1;如果將全黑畫面的亮度降低為0.01cd/m2,它的動態對比度就達到了20000:1;如果廠商在控制電路中針對全黑畫面將背光燈徹底關閉的話,這時亮度為0cd/m2,動態對比度將會是“無窮大”!

  物極必反。用這種方法所獲得的“驚人”的動態對比度數值,不僅顧客在實際應用中很難有任何的視覺體驗提升,而且這種畫面忽明忽暗的播放會讓用戶的眼睛感覺非常不適,這恐怕恰恰與用戶的購買初衷背道而馳了。

  普通對比度是每一台液晶顯示器必須標配的數據,如果只標動態對比度是很不合適的。在通常意義下,液晶顯示器對比度為1000:1做文檔處理和辦公應用足夠了。而對于動態對比度而言,要想利用一些“手段”以大幅度提高,客戶的使用意義不大。

  因為各自應用的不同,所以相對的技術要求也略有差異。對于液晶顯示器,傳統對比度的標值更有意義;而相對于液晶電視,動態對比度則更具意義。

  事不說不明,木不鑽不透,砂鍋不打一輩子不漏!動態對比度,明白了吧?

  總結一下,在眼下亮度為300流明的主流配置前提下,提升對比度的可能性很小,上網瀏覽文字處理,8MS全程響應時間,1000:1對比度就OK,動態對比度和對比度的檢測方式不同,帶來了不同的結果,大可不必為刻意追求所謂的超高指標而一頭栽進了賣家的陷井。

  綜上,從可視角度到響應時間,再到動態對比度,每一台顯示器都有這三項參數,而對應這三項參數的,都各自有兩種不同的標植,一連串所謂的專業術語在廠商的吆喝中不斷水漲船高,令人眼花繚亂。股市有証監會管,甚至前幾天溫總理都出來發話了:政府力避股市的大起大落。這個LCD市場嘛,是不是應該有人出來給這種惡炒降降溫,滅滅火呢?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