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06, 2008

創新 從基層開始──看P&G笨象如何奔跑

【經濟日報╱▉粟四維】 2008.06.06 10:38 pm


許多人以為,創新是上行下效的。但P&G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開放式創新必須從底層做起,以「海星式組織」做為藍本。

2000年拉夫禮(A. G. Lafley)上任執行長時,P&G營收停滯、股票劇跌。一如滿清末年,當時英國使節的形容———支撐它不倒的,就只剩下它的大小。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造成P&G這個全球帝國動彈不得的,正是它過於臃腫的規模。

P&G並不是到2000年才問題浮現,前任執行長一直努力找回公司的生命力。他大幅提高研發支出,企圖以產品創新帶動公司的成長。這是非常典型的創新思維。要提高競爭力,除了降低成本之外,就是要創新。但是他失敗了。

拉夫禮上台後,看到的是研發的另外一面—效率。P&G研發出許多產品,從這點來看,是有效率的。但不到15%的新產品實際轉化成商品,這就出問題了。

前任執行長的失敗已經證實,在現有的體制之下強化研發,並不是對症下藥。拉夫禮非常明白,P&G是個龐大的全球性企業,如果改革只是蜻蜓點水,將毫無效果;但如果連根拔起,那將動搖國本,風險太大。

拉夫禮的對策就是開放式商業模型。一方面從公司外部尋求研發創意,結合公司既有的科技,發展新產品;另一方面將公司內部發展出來的專利,上網銷售。這種做法不僅大為提高專利使用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安撫了內部研發人員的反彈,並且順利將目標管理帶入研發單位。

造成P&G開放式創新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點。

首先,他召集一個團隊,成員分享他的理念,可以和他並肩作戰。

其次,他將研發和行銷緊密結合。P&G一向以行銷與品牌管理見長,但拉夫禮覺得傳統的行銷方法沒有充分反映市場的變遷,例如,許多大型賣場開發自有品牌,有些小品牌也立足在利基市場。他實際觀察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以此做為創新的藍本。

最後,拉夫禮深刻了解P&G的長處。以創新研發而言,P&G固然有很好的成果,但比起學校或研究單位,P&G的研發投資與收穫是不成比例的。因此,P&G的比較競爭力應該是替創新產品開發市場,結合創新與其他支援活動,如行銷、生產、品牌、定位等。他便把重心擺在這方面,運用網路上創新交易的平台,取得廣大的創新來源。

為了架構開放式商業模型,P&G協助成立NineSigma和yet2等網站。在Web 1.0的時代,網際網路扮演資訊中介(Info-intermediary)的角色,如今則成為創新中介者(Inno-inter-mediary)。過去我們認為P&G是消費品公司,後來我們才了解,它是品牌公司;而現在我們更知道,藉由開放式商業模型,它成為創新網路的龍頭。

(作者是中央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中心主任)

【2008/06/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