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低成本 台系DRAM廠年底進入50、60奈米大戰 三星、海力士再度領先 力晶、南亞科、茂德苦追

連于慧/台北 2008/07/25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和海力士(Hynix)領先導入50奈米製程,台系業者預計在年底走入50奈米和60奈米世代,既然DRAM漲價之日遙遙無期,只好致力於製程技術的微縮,為成本結構打拼,但目前看起來,仍是處於辛苦追逐的階段;力晶目前已開始導入65奈米製程,年底65奈米預計將佔50%投片,南亞科則計劃在年底導入美光(Micron)的製程,而茂德則是同一時間導入海力士(Hynix)的54奈米,華亞科卡在股權問題,下世代製程仍未定案。
全球DRAM產業進入製程技術大競賽,台廠苦於無自有技術,一定要透過和國際大廠策略聯盟和技轉的方式,才能不斷取得最新的DRAM技術,因此腳步往往落後於國際大廠,在進入50奈米製程後,三星和海力士在導入和量產的時間上再度領先,台廠下半年開始急起直追。
台廠目前製程技術都停留在70奈米,包括力晶、南亞科、華亞和茂德,對於下世代製程的規劃,力晶和南亞科都是循序漸進朝爾必達的65奈米和美光的68奈米製程,而茂德與海力士的新合作計畫中,則是跳過海力士的66奈米製程,直接技轉54奈米,而華亞科目前處境最為尷尬,因為股權問題無法解決,至今無法決定要導入奇夢達的技術,還是美光的新製程。
力晶表示,目前已針對65奈米製程開始投片,年底目標是70奈米和65奈米製程的投片量各佔50%,成本可再下降20%左右。
南亞科目前採用奇夢達的70奈米製程,預計年底將導入美光68奈米製程,而南亞科與美光合資的亞美科技,初期也將以68奈米製程著手,2009年第1季試產,未來南亞科12吋三廠和亞美的68奈米製程量產時間點差不多。
華亞科目前也是採用奇夢達70奈米製程,7月已全數轉換完畢,惟比較尷尬之處在於,目前奇夢達和南亞科的股權問題沒解決,華亞科的下世代製程也懸而未決,惟確定之處在溝槽式技術已行不通,未來不論是導入奇夢達技術,或是美光技術,都是必轉移到堆疊式的製程。
茂德目前全數採用70奈米製程生產,雖然與海力士重新簽署合約,但沒有計畫導入海力士的66奈米,而是直接導入最新的54奈米,未來目標是加緊54奈米製程導入的時間,預計落在年底到2009年初期間。
Labels: DRA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