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0, 2006

深耕電信通訊市場有成 聯慷資訊強化產品面向的廣度與深度

(記者詹子嫻∕台北) 2006/09/11

前言:在台灣累積多年經驗,聯慷將目標放眼國際,認為語音、數據與Web匯整而一為企業發展主流,是聯慷資訊科技致力於語音溝通、語音加值應用與數據骨幹網路(data backbone communication)領域的主要原因,經營策略從語音、數據走向語音多媒體應用,目標客戶族群囊括一般企業與服務供應商。

 聯慷資訊科技總經理呂文昌回憶,過去電信類比系統為一相當封閉市場,各家大廠從研發、撰寫程式、程式控制等程序皆有其專屬技術,但因數位科技快速發展之後,交換機進入波碼調變編碼技術的時代,技術沿革帶動市場需求,體認應及早切入市場才能掌握先機,於是在1987年創立聯慷資訊科技。

■擴展產品面向 強化市場廣度與深度

 聯慷初期為順應台灣產業結構特性,鎖定中型企業市場,提供300門路線的交換機設備,當時在企業建置部分打下相當不錯的成績。在累積多年為客戶更換核心設備之實戰經驗後,目前發展重心除了延續既有傳統語音交換之外,因技術不斷革新IP化已成為趨勢,亦擴大至網路電話VoIP、IP技術、與開發語音加值應用(AP)等面向,例如客服中心、整合訊息、重要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以及少數廠商涉足的IPC外匯交易系統平台。

 有鑒於VoIP終將整合至數據網路架構之上,因此在1999年成立數據網路事業部,研究骨幹交換機、寬頻網路,通透了解企業數據網路的特性,才能掌握後續整合技術與關鍵性問題。而電腦電話整合(Computer Telephone Integration;CTI)亦是當今不可錯失的潮流,因此另再成立寶揚系統科技,不僅獨立開發CTI軟體應用,也負責為企業進行系統整合業務,提供由上到下的串聯服務。

 呂文昌指出電信與通訊不似網路技術,能透夠過學校或其它教育管道獲知相關知識,唯有進入業界才能了解真實面貌,因此廠商若無法掌握通訊要領,與客戶溝通時將會形成落差,而聯慷可憑藉其在通訊領域累積多年的知識與經驗,順利切入網路電信市場,也是較其它SI廠商優勢之處。

 除了供應企業的解決方案之外,也關注服務供應商市場,服務觸角從企業走向局端,例如代理行動數據加速器,協助行動語音業者能加速客戶手機上網的速率,與增加手機上網應用內容,行動業者只要透過行動流量管理系統,即可清楚掌握網路使用率,進而評估投資效益,分析客戶使用行為。「當3G業者廣告打得越兇,使用者會讓網路更塞,就代表我的市場機會出現」呂文昌自信地表示。

 新技術出現創造市場需求,在企業VoIP熱潮下,呂文昌認為VoIP不會造成一夕之間的革命,而是漸進式發展,考量企業皆有成本的限制,必須發展能與目前80%既有設備、介面整合的產品,才能吸引企業接受採用,此外其背後安全性、加解密問題、多媒體應用服務等都是正等待解決的問題,需要許多專家投入此領域研究發展,而這也代表廠商未來10、20年的商機。

■建置104查號台 挑戰困難後迎接成功

 早期CTI技術不若現今成熟,當1992年承接104查號台的案子,面臨了企業經營過程最大的挑戰,104查號台要求提供30萬用戶使用,且必須與IBM電腦主機連線,由於當時市場上尚未開發出CTI介面,只有電信局委託電信研究所自行開發的電信發號設備,而聯慷所代理北電(Nortel)的設備不具有此功能故無法支援,因此在市場技術未成熟,又要整合既有設備,後來可說是面臨相當大的困難。

 為了克服上述種種困難,呂文昌前往北美北電總部,在表示104查號台平均每小時就湧進高達3萬通的電話後,北電人員對此感到訝異,後來甚至派員來台觀察。由於在同一時間的話務量增加,就會有技術與設計的問題,整合難度大幅提升,因此雙方共同研發軟體程式與設備,在花了7~8月的時間,終於成功解決了整合問題,是對聯慷技術一大突破。

 雖然相較於大型企業動輒上千名員工,聯慷人員的確較少,但是對於人員專業訓練的投資從不手軟,佔相當高的企業整體營收比重,這也是聯慷能在電信市場打下一片江山的原因。

 從人員訓練、思考邏輯、服務行為、產品規劃要達到企業滿意水準,自然必須投注許多努力與成本,因此呂文昌與員工1年多次到外國參加大型研討會,了解大型跨國企業的需求、經營觀念、思維方式與消費習性,包含採用何種系統、如何運作等關鍵問題,並將國際經驗帶進台灣與亞州企業,讓企業明白國際趨勢的走向並激起其提昇競爭力的渴望。

 呂文昌指出,因其客戶多為外商大型先進企業,設備運作有一定的體系,例如整體IT架構、軟體層別、投資報酬率(RIO)計算方式、使用行為皆都有一定的標準,如不熟悉、了解外國與台灣企業不同的文化,絕對無法與客戶有完好的溝通,更遑論接到生意,因此人員的訓練、設備產品投資與訓練花了許久時間建立,不過將成本轉化為企業資產,是另一項有別於他人之差異化優勢。

 另外因企業擴張員工人數成長,舊有IT基礎建設已不敷使用,除了更換設備之後,從客戶接洽、客戶屬性要求、解決方案企劃書等所有客戶資料電腦化,也引進e-office系統負責處理產品管理、控管、下單、追蹤、財務等事務,使用的軟體項目系統與規模數百人的企業相同,呂文昌表示,花費與同規模公司高30%的成本卻無法獲得等值的生產力的確是個問題,因此必須思考服務性公司如何成長與升級,故未來有朝向OEM、RD發展的思維策略。

■政府腳步緩慢 產品日新月異 首要面對之問題

 在大環境情況不佳、產業外移的時空下,相對影響投入公共建設的比例與阻礙e化的步調,這並非依靠私人企業力量就可以改造,有待政府部門將基礎建設提升至另一個境界以及法規開放問題,才能加快產業腳步與後續效益,因此台灣在VoIP與次世代網路(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的進度較美日韓緩慢。

 除了外在因素之外,還有內部問題要面對,產品變化速度太快,過去語音、數據、影像為不同的單位,但在解決方案匯流的趨勢下,3個單位都要清楚瞭解,員工必須擁有足夠的知識才能應付複雜的環境,要不斷更新腦袋裡的知識,還要吸收新技術與研究產品,因此人員學習的動力與意願便相當重要。而資本家與勞動家始終是站在不同的立場,如何與員工溝通,並儘可能培養一致的價值觀來探討問題,是經營者永遠必修的一門課程。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